镇康县政府公众信息网欢迎您!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镇康时政 >> 正文

镇康:“多点发力”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10-13 20:24 点击率:

今年以来,镇康县以盘活“三资”为重点,以边民互市改革为契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通过政策项目扶持、党员能人带动等举措,增强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目前,全县7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59.71万元,村(社区)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

图片

 坚持谋划为先,绘好全局推进“作战图”  

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制定印发《镇康县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工作方案》,实施“五个一批”措施,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收。成立由组织、财政、农业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先后召开协调会议13次,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月调度督查机制,及时跟进收入情况,对入账滞后的村进行督促,确保收益按期入账,对存在入账风险的村进行分析研判,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乡(镇)立足自身实际,建立“一村一方案”机制,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在15个强边固防“四位一体”项目和73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125亿元资金撬动下,规划实施“产业兴”项目265个,累计完成投资3.78亿元。通过党建引领、组织发力、项目保障,建成高优蔗园9万亩,培塑“三品一标”农产品25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4个,糖、茶、果等高原特色产业扩面提质成效凸显,中草药、林下经济、热带水果等特色产业实现多点开花。

图片

 坚持党建引领,打好边民互市改革“主动仗”  

成立边民互市改革领导工作专班,指导边民成立互市贸易经营主体,支持边境乡(镇)发展特色加工产业,申报南伞口岸为试点通道,并率先获批。成立镇康县边民互市管理委员会,在南伞海关、镇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部门协同配合下,率先开发并推出金融产品支持边民互市贸易,为改革创新注入动力。探索“党组织+企业+合作联社+合作社+边民”模式,整合县国投公司、15个农村党组织资源,成立1个合作联社,与75户外贸企业(个体工商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化调整收益分配,即:由合作联社以实际贸易货值的2%提取后,按照“45%、15%、40%”的比例分配给边民、村集体和合作联社,有效覆盖了边民43214人。全力推进“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发展,扩大边民互市二级市场建设,注册落地加工企业2户,推动境外茶叶、甘蔗等优势农副产品进口后在工业园区加工增值,率先实现边民互市进口落地加工。推动“互联网+边民互市”建设,通过“边互通”手机APP搭建南伞口岸边民互市贸易一、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实现边民享受政策参与互市贸易“零门槛”。1-8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66亿元,其中边民互市贸易额6.19亿元,带动边民增收557.61万元,15个边境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185.87万元。

图片

 坚持多措并举,攥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锦囊袋”  

组织城镇周边的村组,充分发掘和利用土地资源、民间资本、商贸流通等独特优势,做强做优村级集体经济,形成典型示范。南伞镇南伞村采取“村组+农户+商户”的方式成立物流公共管理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管理要素入股的方式联建集贸市场,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45万元。围绕甘蔗、坚果等重点产业发展,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调龙头企业,建立“双绑”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企业增效、群众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勐捧镇岔沟村采取“村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扩大产业面积2400余亩,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0万元,带动189户农户创收500余万元。坚持“党建引领+市场推动”双向发力,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帮助村民致富一体推进,以行政村村集体为股东成立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及合作社7个,整合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源,打造利益共同体,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忙丙乡探索公司化发展,解决各村单打独斗、发展思路不清等问题,找准资源优势、市场定位2个主体,选好一个带头人、一个第三方公司、一系列增收措施,有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