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人民政府 镇康县人民政府

时政要闻
镇康县关于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7-03 11:50
作者:
信息来源:镇康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6
字体:【

受辐合切变影响,7月1日20时至2日12时南伞、凤尾、忙丙、木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降雨量最大在木场乡木场村80.6毫米。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未来三天降雨仍将持续,全县2至3日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4日多云间阴有小到中雨局部暴雨。5月23日入汛以来,全县持续降雨,时间长、范围广、累计量大、点强面强,本轮强降雨落区与前期偏多区域高度重叠,暴雨灾害风险高,极易诱发山洪、地质灾害及城镇内涝。

根据《镇康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经会商研判,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7月2日18时30分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请各乡(镇)、县防指成员单位密切关注雨水情、灾险情,强化预警叫应,确保叫应到村、到工地、到户、到人;加密会商研判,严格落实“1262”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和江河箐沟上下游防汛联动机制,压实特殊人员“一对一”包保责任,提前果断转移危险区群众;强化防汛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抓好洪涝及次生灾害防范应对和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同时高度警惕夜间降雨,加强夜间村组值班值守和巡查排查,发现灾险情及时上报处置。

图片

“1262”机制具体内容

“1262”机制,全称为“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主要有两层含义:

一是预报预警。各级气象部门按规定开展强降水“1262”递进式预报预警工作,即: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水(大于50毫米)落区精细到县,提前6小时、提前2小时预报强降水(大于50毫米)落区精细到乡镇,并根据与防办提前商定的渠道及时发送。

二是响应联动。各级防指根据气象递进式预报预警及时指挥调度,分别做好以下风险防范应对工作:

当接到12小时强降水(大于50毫米)预报预警的县(市、区)、乡(镇、街道),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防范措施:

1.研判降雨情况,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包乡包村干部进驻重点防御乡(镇、街道)、村(社区)。

2.通知危险区域群众,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和预警信息,做好转移避险的准备。

3.组织人员对水库、坝塘、沿河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山洪沟口、切坡建房点、农用房、土坯房、老旧房、山区工地、低洼地带居民集中区等重要风险部位进行排查巡查。

当接到6小时强降水(大于50毫米)预报预警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在已采取应对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防范措施:

1.包乡包村干部与当地干部、责任人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的独居老人、伤残人士、留守儿童、病人等特殊群体。

2.综合研判风险,向重点防区预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设备。

3.加强巡查防守,重点部位落实专人值守。

4.适时关停关闭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疏散游客。

5.适时关停关闭在建项目工地,转移施工人员。

6.做好已转移人员安置工作,严防回撤回流。

当接到2小时强降水(大于50毫米)预报预警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在已采取应对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防范措施:

1.组织包乡包村干部全面转移位于危险区域、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的人员。

2.在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及必要的防灾救灾、应急值班值守力量前提下,采取停工、停业、停课、停市、停运等必要措施,严格控制人员户外活动。

3.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在地方政府指挥和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有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防汛调度“六问”

调度县、市“六问”:

一问预警接收情况,是否接到上级部门、本级气象、水文部门预警信息。

二问汛情、灾情等情况,辖区内降雨区重点乡(镇)和雨情、水情、灾情、险情。

三问预警响应情况,是否组织会商并根据会商结果发布预警信息、启动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

四问行动措施情况,县、市党委政府、县防办及主要成员单位开展的主要工作、派出的工作组、投入应急队伍和物资等。

五问责任落实情况,县级党政领导和包保责任人下沉一线开展工作情况;县级工作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工作情况;“三个责任人”工作开展情况。

六问人员转移避险情况,辖区转移避险情况;现场处置情况。

调度乡(镇)“六问”:

一问预警接收情况,是否接到上级部门和县气象、水文部门预警信息。

二问汛情、灾情等情况,乡(镇)当日水情、雨情、工情、灾情、险情情况。

三问预警响应情况,是否划定重点村组;是否将预警信息发送到重点村组到户到人。

四问行动措施情况,乡(镇)根据灾情、险情开展应急处置情况。

五问责任落实情况,乡(镇)党委政府包保责任人及工作人员下沉一线指导防范应对工作情况,特殊时段是否驻守。

六问人员转移避险情况,受威胁群众的转移避险,转移人数、转移地点、转移负责人。

调度村委会(社区)“六问”:

一问预警接收情况,是否接到上级部门和县气象、水文部门预警信息。

二问汛情、灾情等情况,辖区是否发生强降雨,河道是否处于高水位。

三问预警响应情况,是否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或高风险区、危旧房、低洼积水点等进行排查巡守。

四问行动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落实自然村值班巡查,当日巡查了几次。

五问责任落实情况,村组干部是否在村在岗,是否组织开展防范应对工作。

六问人员转移避险情况,是否有需要转移帮扶的特殊人群和已转移人员情况。

 落实“1262”机制的要求

“1262”预警响应联动与直达基层叫应、精准调度、转移避险等工作密切关联,省州县防办根据“1262”预报和高级别预警,直接叫应重点落雨区州(市)、县(区)、乡(镇)责任人,按照县、乡、村三级“六问”规定内容组织调度,12小时调度到县(区),6小时、2小时调度到乡(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