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普法强基 >> 正文

​中共镇康县委 镇康县人民政府关于镇康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镇康县人民政府  作者:  时间:2025-01-17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市委、市人民政府:

2024年,镇康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给边境村老支书回信”精神,坚持法治镇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各项工作得到有序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现将镇康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有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严格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重点任务,严格遵守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报告制度,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切实加强责任落实督察考评,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等次评定的重要依据。县政府全面落实向上一级政府、同级党委、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制度。

2024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对法治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组织召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执法协调小组会议,积极传达和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精神;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100%书面提交述法报告,组织勐堆乡、凤尾镇、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一规划两纲要”推进情况等法治督察2次。

(二)立改废释并举,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

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立法工作,依法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常态化开展规范性文件监管,加大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力度,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扎实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及时修改、废止与上位法抵触或者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规范性文件;持续完善行政决策执行机制、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制度和推进决策后评估工作,做到决策机关在决策中明确执行主体、执行时限、执行反馈等内容,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健全法律顾问动态管理、绩效考评、发挥作用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咨询论证作用。

2024年,县政府接受县人大《县人民政府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审查工作和《临沧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全县“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情况调研工作;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4件、政协委员提案138件;制定了《镇康县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在镇康县公众信息网上公开;对《云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草案)》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上报备案规范性文件3份,报备率、及时率、通过率达100%,做到了有件必备、及时报备和规范报备;废止规范性文件1份;县政府法律顾问中心共审查政策性文件、合同协议190余份,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法律顾问配备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三)服务优化升级,边民举措更加完善

全面推进政务大厅数字赋能和硬件升级;全力推进清单之外事项“应进必进”,有效推动一批长期应进未进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强力推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提质提速,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高效完成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和全县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全力推动“综合窗口”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行政许可事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

全县共有551项应进事项实现100%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5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3个便民服务站调研指导及政务服务平台现场实操培训;完成三年计划目标乡级规范一批6个乡镇,示范一批1个乡镇,村级规范一批47个村(社区),示范一批15个村,超额完成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外网和平台实现全覆盖;完成全流程电子交易项目39个,节约资金610.18万元;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大循环”项目66场次,累计退还各类投标保证金5244.59万元,依法依规减免投标保证金223.72万元;政府采购云平台共入驻正式供应商10家。

(四)落实主体责任,强边固防兴边富民成效明显

全县各级各部门履职担当尽职责,团结干事,维护边境安定的凝聚力;多措并举,提高边防稳固管控力。创新实践“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五联”新机制,解放军、武警、兵民、联防员等管边控边合力显著提升,工作联商、机制联创、队伍联训、边境联防、村寨联治的防控格局全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深度融合,边境“防、打、管、治”圈层防控体系全面重塑。以“法治宣传固边防”等系列活动为载体,深化爱国守边教育和边防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国防意识、国家意识、国民意识,营造爱国护边浓厚氛围。同时以最大力度谋发展,不断提高边民富裕推动力,加力推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边境城镇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强边境地区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更好促进边境地区聚人兴业。

目前,我县边防基础设施共有3个重点项目正在稳步实施,勐捧镇至110界桩升级改造乘车执勤道路项目,规划建设道路总长18.5公里;勐堆乡烂田丫口至112界桩升级改造乘车执勤道路项目,总长28.2公里;南伞镇茶山脚至120界桩巡边步道项目已于11月4日正式启动建设。持续深化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谋划储备项目329个,完工项目325个。年内组织“法治宣传固边防”“乡村振兴在行动”系列活动20余场次。活动有力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局营造浓厚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勐堆乡帮东村荣获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五)深化执法改革,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升

常态化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带头遵守、维护、运用宪法,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坚持把法律法规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强化“关键少数”依法行政的意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进一步落实。全面规范部门权力,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精简规范执法队伍。深入推进乡(镇)赋权工作,扎实开展乡(镇)权责清单履行情况摸底评估和动态调整。全面推进镇康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着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紧盯行政执法案件质量提升“关键”,深化实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减轻企业迎督迎检负担,推行“企业安静期”制度。

2024年制定印发《镇康县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镇康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和《关于做好〈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通用版〉征订工作的通知》,订购《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116本并组织学习90多场次。制定印发了《镇康县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案》,各乡(镇)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7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共核定事业编制44名。南伞镇、勐捧镇分别7名,其余5个乡镇分别6名。编制形成《镇康县赋予乡(镇)部分县级行政职权事项动态调整清单》《镇康县赋予南伞镇部分县级行政职权事项实施行政区域划分清单》及《镇康县赋予乡(镇)部分县级行政职权目录(2024年版)》;共动态调整收回赋权乡(镇)事项5项(涉及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文化旅游局、县应急管理局),保留赋权事项136项,现7乡(镇)行政职权事项均为221项。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培训160余场次4000余人(次)参加,组织行政执法资格网上考试11场次177人,通过144人,通过率81%;组织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自评638卷,开展集中评查2次133卷,合格率100%。我县立足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了3个涉企行政检查固定监测点,通过定期走访监测点企业,督促各行政执法单位严格执行“企业安静期”制度,切实减少企业负担。致力于提升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和行政复议监督依法行政的效能,今年,接受的行政复议咨询10人次,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件。其中,受理3件,不予受理2件。目前,已经办结4件(撤销1件,维持1件,不予受理2件。),还有1件正在办理中,没有发生行政复议后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六)坚持公开透明,权力监督更加有力有效

按时报送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并按规定在镇康县公众信息网上公开;及时制定镇康县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在镇康县公众信息网上公开,按时完成好决策后评估工作;县财政和审计严格执行会计法、预算法、审计法、政府采购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2024年以来,镇康县门户网站发布信息合计3536条,依申请公开8条,办结率100%。公众参与留言40条,办结率100%。

(七)法律服务惠民,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法律为民服务,多途径全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公证案件县级交叉评查;深入开展律师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提升律师整体素养和律所管理能力,积极推进律师参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现律师参与刑事辩护全覆盖;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助力边境亲子鉴定”公益活动,为群众办理出生证明、落户提供了条件;结合“千家企业大拜访大走访”活动,走访“镇康县守艺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积极推广“云南中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常态化为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

2024年全县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80件,为当事人挽回及避免经济损失414.69万元;开展法律援助互评案件50件,结果均为合格;办理认罪认罚法律援助案件273件;为144户家庭328人进行了DNA采样,其中免费家庭116户257人、减半收费28户71人,减免鉴定费用约25万元;有34家企业使用“云南中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受理各类公证案件97件,收取公证费共计人民币4.94万元。

(八)调处纠纷隐患,平安镇康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结合当前开展的“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切实将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落实“以案定补”,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强化重点人群教育管控,全面规范“两类人员”管理措施。“两类人员”管控未发生重大事故。

全县共建立各类调解组织87个,配备人民调解员1041人;2024年共受理矛盾纠纷2524起,调解成功2447起,成功率达96.94%;兑付“以案定补”资金0.31万元;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11人,其中重点对象15人,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教育77场次,公益劳动77场次,开展社区矫正调查评估227起;在册安置帮教对象1688人,其中重点对象108人,对重点帮教对象的“必接必送”率达100%。

(九)压实普法责任,普法依法治理取得成效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三单一书”制度,压紧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统筹开展“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法治走边关”、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命案防范、“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利用新媒体特别是镇康司法行政快手号近百万粉丝基数优势扩大网络宣传;组织开展对村组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基层法治骨干进行法律知识业务培训;大力推动“法治文化阵地”、法治图书角、法律服务机器人等法治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社区)法治基础设施全覆盖,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律明白人个人工作室创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宣传中心户创建等工作,扎实推进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2024年全县开展不同主题宣传活动120场(次)、法治文艺演出20余场次;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20多部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200余对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对子,制作“阿数瑟”普法系列音视频20多部,发放“阿数瑟”普法农家历、“阿数瑟”普法对子大全、法律服务指引等各类宣传资料120000多册(份),纸杯、围裙、宣传袋、扇子等各类普法产品20000多只(件、把),上各类法治课60多堂,发布各类普法短信、微信等6000多条,线上点击量累计十几亿次,直接和间接受教育群众约180000人(次);完成“法律明白人”暨人民调解员等各类普法骨干培训42场次,参训人数达2000人(次);建成并投入使用1个县级“阿数瑟”法治文化公园、2个乡(镇)级“阿数瑟”法治文化阵地、15个村级“阿数瑟”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图书角76处,配备法律服务机器人76台;创建金国友法律明白人个人工作室1个;创建160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宣传中心户;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6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30个、县级23个);圆满组织2024年云南省“法治宣传边关行——临沧·镇康行”活动;“镇康县边疆普法展风采引领普法新风向”被列为十个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之一;镇康县普法代表多次在全省普法骨干培训会作了交流发言,积极向外展示和推介镇康普法经验成果。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问题和短板,主要体现在:

(一)部分部门及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够重视。部分部门及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发挥不出领导干部履行法治建设的带头作用,缺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谋求发展和布局工作的能力。

(二)行政执法整体水平不高。部分案卷仍存在质量不高的情况,反映出行政执法人员水平有待加强,虽然多次进行赋权事项的业务培训,同时也跟踪和加大指导力度,但是因业务人员承办制度落实不彻底,从而导致行政执法业务办理效果不理想。

(三)公职律师配备不足。全县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干部职工人数较少,法律人才储备不足,从而导致公职律师配备不足。

(四)法治督察“监督棒”作用发挥不足。法治督察力度不够,整改落实不够彻底,后期跟踪督促不足,“监督棒”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为落实好省、市法治政府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各项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对标对表问题和短板狠抓整改落实,下步开展好如下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狠抓“关键少数”,抓实领导干部带头学习《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改革、谋发展。

(二)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抓落实。围绕《镇康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内容开展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出政府机构职能作用,健全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加强法治督察和法治建设考核力度,推动政府权责有效实行和政务服务水平提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部门间协作联动能力,同时加强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推进县乡行政执法协调体系建设,确保政府机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政权力得到规范透明运行。

(三)扎实推进办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大力推进落实专项工作报告及报送专项工作报告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研究处理落实的工作机制,把办理好专项工作和审议意见作为践行执政为民、自觉接受监督的实际行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优化办理方式,压实办理责任,加大督办力度,进一步促进政府办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四)加大行政执法案件录入工作力度。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保障工作,提高各行政执法部门对“两法衔接”平台的录入质量和完成“云南省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案件的录入,定期对各行政执法部门案件录入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

(五)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督促案卷评查整改落实,持续强化对全县各执法单位赋权事项的动态评估力度,加大对执法人员赋权事项的业务培训和跟踪指导力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承办责任制,切实发挥出行政执法人员的职能职责作用。

(六)推进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配备工作。持续跟进法律顾问配备工作,优化配备方案,确保配备质量;及时把有法律职业资格证的干部职工充实到公职律师队伍中来,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七)充分发挥“三调”联动机制作用。大力推动“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格局,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功能,形成工作合力,把“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纳入绩效管理,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努力推动的工作机制规范高效运行。

(八)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持续组织开展年度法治培训,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式方法,发挥法治建设考核“监督棒”督促作用,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主要负责人定期不定期进行现场述职述法,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点评,述法单位根据点评意见,列明问题台账,限时完成整改,进一步提升政府依法行政高效治理能力水平。


中共镇康县委 镇康县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7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