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仙女到南伞,想唱山歌下镇康”。走在祖国西南边陲小城常常可以听见当地的群众晒着暖阳唱着“对子”聊情表意,这种形似汉语诗歌七绝的民歌艺术表现形式被称为阿数瑟。
加强传承发展组建一批队伍
阿数瑟集歌舞乐为一体,历史悠久,存续范围广,是镇康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为了使阿数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镇康县以文化志愿者队伍为龙头,组建“阿数瑟”打歌队。目前全市共有阿数瑟国有文艺院团1支、农村业余阿数瑟文艺演出队伍98支、文化馆馆办演出团队10支,基本实现村村有队伍,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结合“三区”人才、文化下乡等活动,每年安排专业教师挂钩到乡(镇),联系到村(点),对“阿数瑟”打歌队进行指导,并配发了1000多杆三弦、300多把葫芦笙、100多支笛子、1200套服装、148套音响。“阿数瑟”打歌队先后荣获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等,带动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由观众变成演员。
以节庆为载体开展一批活动
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春节、元宵节等时间节点,编排阿数瑟广场舞,通过文化人才下基层辅导、文化志愿者活动,在乡镇、村(社区)等进行普及推广;镇康县将阿数瑟打歌编排成课间操,在学校进行推广,培养更多的阿数瑟爱好者、传播者;以阿数瑟歌舞表演及群众阿数瑟打歌为主要内容,打造“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化品牌。依托“阿数瑟”国际山歌会,主动邀请缅方积极参加活动,同时双方互派代表团参加对方举办的文化活动和赛事。如2019年以来组织的“中缅共庆中国新年·七彩云南走进缅北、泰北慰侨访演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同拜中国年·共叙胞波情”“民相亲·心相通”之中缅边民“云联欢”等活动,促进中缅文化沟通、民心相通、共建共享,构建“胞波情”文化睦邻。
打造重点工程申报一批项目
镇康县通过深入基层摸底调查,对阿数瑟存续状况、历史渊源、传承谱系、艺术价值等进行深入了解,积极进行文化振兴项目、非遗项目申报。阿数瑟传统音乐先后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被列为2021年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示范项目。
繁荣群众文化推出一批作品
镇康县通过广大文化工作者、民间文艺爱好者深入中缅两国深度挖掘整理,推出了原生态“阿数瑟”文化音乐故事电视剧《镇康回响—阿数瑟·阿婀娜》,微电影《情醉“阿数瑟”》;阿数瑟广场舞《大红线鸡红线尾》《左蹬脚右蹬脚》《醉了阿数瑟》《阿姐栽秧》《三担白米三担糠》《小小弦子轻又轻》《打歌了》,阿数瑟说唱《抗击疫情我们在岗》《脱贫新气象》《移风易俗》等一大批文艺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旅居缅甸、泰国侨胞喜爱和追捧,展现了中华边地民族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筑起了中缅边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培育先进典型打造一批示范点
2021年,镇康县凭借阿数瑟的艺术影响力,成功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阿数瑟歌舞)。未来,临沧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质发展、规划引领的基本原则,不断推进临沧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艺术之乡创建工作,将艺术之乡创建工作成为推动阿数瑟艺术普及的重要抓手、推动基层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的重要推手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宝贵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