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寓意“镇守边关·幸福安康”,是全省25个边境县之一,国境线长96.358公里,有3个边境乡(镇)15个抵边村(社区)38个抵边自然村,抵边群众5.2万人。在管边、控边、固边过程中,镇康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边固防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精神,全面总结历次维稳处突经验,依托已建成的“三防”设施和“五个在外”的处突模式,建立完善了“工作联商、机制联创、队伍联训、边境联防、村寨联治”的强边固防“五联”机制,有力推进新时代强边固防镇康经验迭代升级。
机制联创
镇康县围绕“整体联动、多方配合”,压实边防工作责任,持续健全完善联席会议、联防联控、力量调配和边民教育制度,解决“机制怎么建”的问题。

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县级每月第一周周三固定召开党政军警民联席会议,乡(镇)、村结合实际定期召开,及时研判、商议联防所长选派、联防员待遇保障、物防技防设施维护、军警民联防联控等事宜。通过联席会议,各管边控边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以“不谋边境就不足以谋镇康”的态度和决心,全力推动管边控边稳边固边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呈现“三健全三提升”的良好态势,即:组织领导体系、联防联控体系、应急维稳体系不断健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成效、边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健全联防联控制度。深化中缅联防联控、军地联防联控机制,健全党政军警民联合巡边制度,明确巡边事项和要求,确保管用有效。坚持县处级领导每日带队巡边和联防所每日调度,累计开展调度4000余次。

健全力量调配制度。坚持控制总量、动态调整,依托现有环边圈层,优化66个联防所和执勤卡点布局,把人员力量部署到薄弱环节,每天投入执勤力量300多人,其中重点区域部署50人,协调武警部队入驻3个联防所、驻守1个自然村。常态化开展联防所之间人员调整轮换,充分调动联防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有效规避联防队伍参与走私护私等风险。

健全边民教育制度。针对性开展边民教育,把感恩教育、普法教育融入各级各类群众会议。开展“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主题实践,探索实施“争做一辈子好边民”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唱国歌、升国旗、走边关”“法治边关行”等主题活动,依托刺树丫口戍边馆、岔沟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落水、彭木山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上好知恩感恩、爱党爱国、强边固防、民族团结、勤劳致富“五堂课”,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面对边境维稳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既要守正、更要创新,“机制联创 ”的深入实践,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镇康边境联防联控体制机制,推动强边固防力量整合取得新的成效,变一家“独角戏”为党政军警民“大合唱”,变职能部门“单打一”为相互配合“弹钢琴”,变守住“一条线”为打造厚重稳固“大边防”,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新机制得到全面深化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