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政府公众信息网欢迎您!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乡镇风采 >> 正文

镇康勐堆:“蓝桶”变身补水罐 “诱蜂箱”引蜂采蜜


来源:勐堆乡人民政府 作者: 时间:2025-03-31 16:26 点击率:

近日,勐堆乡在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六项核心技术中的“水分管理”“果园放蜂”环节,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乡级示范点以“农户出资、政府帮扶、企业让利”的方式,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群众深入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取得实效。

据了解,勐堆乡铜厂村扣闷组临沧坚果乡级示范点种植坚果150余亩,经过实施“落头开心”技术管护,正处于坚果盛花期的果树对水分、养分的需求量较大,水分管理、花期护理成为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作。但因铜厂村山势起伏大,加之近期高温大风天气持续,果园水分蒸发量大,控水、补水成为“水分管理”的重要环节。原来农户自行开挖的蓄水坑塘因敞口面积大,水分挥发快,无法满足坚果树水分需求的现实问题。

为打破“水分管理”存在的壁垒,勐堆乡坚持群众主体原则,积极探索坚果提质增效的发展新路径,经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发现,封装橡胶蓄水桶密封性强,水分挥发慢,储水效果好,且质优价美,群众认可度最高。最终确定以200升封装橡胶蓄水桶代替普通蓄水坑,每亩坚果安置4-5个蓄水桶,就能够达到坚果树“水分管理”需求。“我们及时到小组上召开会议,提出示范点农户出资50元,政府联合企业对农户开展让利帮扶,协助群众采购封装橡胶蓄水桶,此方案得到相关农户的一致认可和支持”,勐堆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姬翔芮如是向我们说道。据悉,目前,第一期已集中采购封装橡胶蓄水桶362个,群众自备61个,共423个封装橡胶蓄水桶规范在放置果园沿线,有效解决了示范点200余亩临沧坚果“水分管理”存在的传统蓄水坑塘储水难问题。

穆在兵是铜厂村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户,眼看着乡上出台的政策稳妥实在,穆在兵主动带头购买蓄水桶20个放置到示范点内自家坚果地用于“水分管理”,他表示,蓄水桶无论是在蓄水、保水还是保洁上都能发挥作用,并且轻便、耐用、易移动,便于山地作业。“前期自己打工做生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我也有意向购买两台无人机用于飞防,用科技手段推动铜厂村的坚果产业发展,并带头组织群众成立铜厂村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乡村多元化种养殖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提高合作社服务带动群众的能力。”穆在兵自信满满地说。

在做好“水分管理”配套技术措施示范的同时,勐堆乡以“坚果+养蜂”的种养殖模式相结合,让坚果花变成坚果蜜,坚持做好坚果全产业链“增质”“增量”文章,在示范点群众自发放置蜂箱的基础上,积极引入“诱蜂箱”弥补群众饲养蜂群不足,果园授粉面积难以扩张的问题,以5亩/个的密度增补“诱蜂箱”200个,引诱蜂群到坚果园内传花授粉,提高坐果率,持续提升单产。

“以前我们都是自己把饲养好的蜜蜂连带蜂桶一起放到果园里,现在使用‘诱蜂箱’后,它可以把山里的野生蜂群都吸引到这里来,既授了花粉,也增加了饲养蜂群的数量,我们老百姓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周桃文家种植坚果面积40余亩,放置蜂箱46个,年产300多斤,据他介绍,成熟的坚果有公司上门收购,而坚果花蜜有顾客按需进行订单式采购,根本不愁销路,往年一箱蜂桶可采收坚果花蜜四至五斤,去年乡上推广‘落头开心’,群众积极参与,今年成效明显,坚果花又多又密,蜜蜂授粉多了,蜂蜜产量自然也跟着高起来,现如今一箱蜂桶采收的坚果花蜜可达七八斤以上,一块地两个产业同时增收,群众的钱袋子自然鼓起来。

近年来,勐堆乡切实把坚果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抓好,持续在稳面积、提单产、升品质上做文章,破除以往群众单打独斗趋势,引领群众抱团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