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政府公众信息网欢迎您!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乡镇风采 >> 正文

从“治安乱点”到“综治亮点”的蝶变—勐捧边境派出所治安乱点整治成效凸显


来源: 作者:勐捧镇  时间:2019-07-29 16:11 点击率:

勐捧边境派出所辖区一直是边境和治安形势较为严峻的辖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境外形势的影响,勐捧所辖区内治安乱点主要集中在“吸毒、偷渡、赌博、私自持有射钉枪”四大领域,在承接以往的治理成果基础上,勐捧所按照扫黑除恶“三机一库”建设要求,结合辖区治安形势特点,坚持“打防并举、综合整治”的思路,积极探索边境乡镇综合治理新模式。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勐捧所共收戒吸毒人员172人,收缴枪支128支,查获三非人员354人,破获零星贩毒案件1起,打掉赌博窝点5个,收缴赌博麻将机16台、打鱼机14台,勐捧镇整体治安形势得到好转,实现了从“治安乱点”到“综治亮点”的蝶变。

图片3

“全链条”发力,用准打击点。

针对辖区“三非”外国人、吸毒、私自持有射钉枪、赌博四大治安乱点和管理难点,勐捧所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全链条”防控模式。特别是在“三非”外国人治理问题上,勐捧所研究制定了针对“入境源头—运送中转—务工停留”相对应的“封控堵截—打击检查—辖区清查”的全链条打击模式,与运政、交警开展联合执法,依托龙镇桥固定执勤点,强化双向查缉,加强辖区四黑人员列管,开展辖区清查。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治安乱点整治以来,勐捧所共列管“四黑”人员11人,查获非法营运案件8起,查获并遣送三非人员354人。

图片1

“回头看”访查,做实监管墙。

边境辖区吸毒、偷渡等治安乱点反弹性强、监管难度大,勐捧所把“工匠精神”和“钉子精神”引入到治安乱点整治中,破除盲目追求数据,走马观花式的治理,坚持“紧盯乱点不放松,紧抓治理频回头”,不定期对辖区已处理的吸毒人员进行回访,对再次吸毒人员进行二次处理或者强制戒毒,二次处理吸毒人员达26人。在回访中获取线索1条,破获零星贩卖案件1起。联合勐捧工商所、司法所、社区和交警中队对辖区农户、洗车场、个体工商户开展现场联合检查回访,对非法容留“三非”外国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整改和处理。对治安乱点的不断回访,充分体现了勐捧所对治安乱点整治的决心和力度,实现了“处理一批、治理一批、带动一批”的良好成效。

图片7

图片5

图片6

“环临技防”巡查,用活监控网。

2019年“环临一期技防”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增加了人脸识别等新功能,边境一线和城镇主要街道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为勐捧辖区治安管理插上了一双科技翅膀。为把视频监控用活,把人防和技防结合起来,勐捧所建立了“统一指挥、多点待命”的运行机制,成立视频巡查组,专门负责查看视频监控,发现偷渡、盗抢、吸毒等问题时,及时与各警务室、执勤点、堵卡组和机动组联系,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以来,勐捧所依托“环临一期技防”工程,共抓获“三非”外国人21人、聚众吸毒人员3人,破获走私假烟案件1起、盗窃案1起。

图片2

微信图片_20190722215748

图片4

“群防群治”联动,织密防控网。

为使广大边民树立“守土有责、责无旁贷”的意识,创造治理有效、边境稳定的良好局面,勐捧所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大力夯实基层防控基础,提升治安防范能力。整合边防专职辅警、治安积极分子、警务助理和护边员等力量,积极探索符合边境辖区的“一村一警务助理”新模式,建立“一村一辅警”新制度,做到“治安防范到村、法制宣传到村,服务群众到村、信息采集到村、矛盾化解到村”。同时,借助扫黑除恶宣传的浓厚氛围,积极畅通举报渠道,拓宽违法犯罪线索来源,动员辖区群众参与到扫黑除恶治乱行动中来,真正把辖区防控网织密织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勐捧所共接到治乱线索23条,核实有效18条,打掉3个赌博窝点,抓获吸毒人员72人,抓获缅籍“三非”外国人106人,收缴枪支34支,充分发挥了群众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方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