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要情
(一)4月21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召开。副省长、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副指挥长李玛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发生疫情的州(市)要尽快清零、严防外溢,持续强化隔离管控,坚决守住疫情不外传底线。各地要认真开展自查,没有划定缓冲区的,要加快划定,划定的要严格执行;要加强养老、儿童福利等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必须重点关注、强化措施、严防严控;要科学施策、精准防控、全面排查漏洞短板,加强边境管控,严密口岸防控,严格排查管控风险地区的入滇人员、务工返乡人员,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机制,确保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各级干部要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全面落实责任,严肃工作纪律,以知重负重的实际行动检验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县领导李云学、李恩杰、董应兵出席镇康分会场会议。
(二)4月16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治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副市长冯卫庆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要高度重视,狠抓责任落实,形成联防联控强大工作合力,切实增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持续改善;要从严从实,全面排查清理,坚决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的整改,切实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大力打击污染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着力构建党委政府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好临沧的蓝天碧水净土和青山良田。
镇康县副县长、南伞镇党委书记黎旭,县发改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负责人在镇康分会场参加会议。
二、“7个专项行动”推进情况
(一)裸露垃圾全消除行动。累计排查出裸露垃圾点614个,垃圾2331.152吨,累计投入人力2246人次,投入机械装备539台次,投入经费34.129万元,整治裸露垃圾点614个,清理裸露垃圾2331.152吨,清除率100%。县城建成区配备餐厨垃圾车、微型消毒车、电动扫路车、洒水车等32辆清洁车辆,城区道路保洁总面积116.32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面积82.58万平方米,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71%。配备城中村、非主干道、背街背巷保洁人员,压实网格单位责任,对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每天城区主要街道保洁时间达14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达12小时,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增配垃圾分类收集箱,居民生活小区垃圾收集设施全覆盖,县城建成区日产生活垃圾约60吨,实现日产日清。
(二)公共厕所全达标行动。现有公厕740座,对照“七有七无、三无三有、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等标准,已达标422座,达标率57%,其中:城市公共厕所27座,已达标27座,达标率100%;乡(镇)公厕21座,已达标21座,达标率100%;行政村公厕74座,已达标74座,达标率100%;学校公厕167座,已达标167座,达标率100%;旅游、加油站等公厕均已达标,自然村公厕改造或建设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共计完成投资1074.12万元,城市公厕实现“一人一厕”管理,公厕管理人员工作岗位在公厕,常态化管理,确保干净达标。
(三)洗手设施全配套行动。严格按照“因地制宜、方便实用”原则,重点对学校、医疗机构、集贸市场、公园广场、客运站、旅游景区、加油站点、室内公共场所、城县主次干道、乡镇建成区、示范村和公路沿线村庄等洗手设施进行全面建设、改造、升级。目前已建成洗手设施626座,其中:城市公园广场22座、校区339座、医疗机构109座、客运站点3座、室内公共场所50座、建成区主次干道42座、加油站7座、乡镇建成区33座、其他场所21座,共计投入资金456万元,确保数量足够、布局合理、质量达标。各洗手设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设置洗手引导标识,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张贴科学洗手宣传画,确保洗手设施保持正常状态。
(四)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行动。全面落实“不达标就整改,不整改就停业”的指示精神,以“净餐馆”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督检查情况为基础,对照“净餐馆”的七个标准评分表,对餐饮店进行检查打分,通过“店铺+存在问题+图片”的方式向社会公布餐馆“红黑榜”名单,目前发布“红黑榜”评定10期,共评定“红榜”餐饮单位60户,“黑榜”餐饮单位52户。开展“净餐馆”专项行动以来,行政执法责令限期整改餐馆290家、责令停业整顿餐馆36家、立案查处餐馆3家。全县餐饮安心码完成公示700家,公示率100%,统一制作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和烹饪区、调味料区等公示牌1460份,全面规范餐饮店证照信息等内容公示。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检查力度,并对新办餐饮服务单位按照标准评分表进行全面核查,不达标不予发证,从源头加强检查。
(五)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行动。全县共有各类“常消毒”公共场所760个,其中八类重点场所268个,我县积极开展以“环境卫生制度化、清洁消毒标准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为主题的公共场所清洁消毒行动,实现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开展公共场所信誉度量化分级评分查缺补漏,对各项工作整改完成的给予重新评定等级;县教育体育局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督促检查,每周集中对153点开展459频次大消杀;临沧市交通运输集团公司镇康分公司和镇康绿源公交有限公司按要求每天开展消杀;商务部门委托临沧中检检验有限公司消杀口岸限定区域和单位内部公共区域,并严格督促大东汇超市、旺旺购物广场、天天超市、旺旺超市三分店按要求开展消毒消杀工作;县市场监管局督促农贸市场全面进行消杀,督促各经营户落实疫情防控3个100%和“四个一律”措施;县住房城乡建设局每天对县垃圾填埋场、城市公共厕所、垃圾房、垃圾临时收集点和垃圾箱体进行消毒。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范公共场所聚集性疫情扩散蔓延风险,镇康县引进第三方专业消杀机构,紧紧围绕重点场所清洁消毒管理达标的要求进行了全面消毒,各网格化单位落实好责任区测温、扫码、卫生整治工作,真正把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消杀工作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本周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车辆4辆次,执法人员12余人次,对10余家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清洁消毒监督检查。
(六)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全提升行动。一是镇康县新城农贸市场、文明新村农贸市场、南伞镇农贸市场3个主城区农贸市场已全面完成提升改造,改造前共有摊位450个,改造后共有摊位594个,总投资1292.3万元,农贸市场各项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基本完善。农贸市场实行划行归市、分摊经营、分类管理,制度规范上墙公示,农贸市场内经营户亮证经营,每天严格开农产品检测公示工作,取消市场内活禽交易及宰杀,实行白条禽上市,活鱼上台宰杀。二是农贸市场业主方严格做好农贸市场疫情防控“三个一百”,并增配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加大保洁频次和垃圾清运力度。对农贸市场内熟食区的三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在整个熟食区顶部加装钢纱网,加装防蝇帘,使整个熟食区形成一个全封闭空间。同时保持公共卫生厕所清洁卫生。三是县市场监管局严抓农贸市场检查,加强经营者管理,从市场监管所抽调工作人员协助工作,做到每个市场包片到人,推进农贸市场日常规范化管理,整体提升农贸市场卫生水平。四是文明新村、新城和南伞镇农贸市场星级评价分别为五星、四星和三星。三个农贸市场均已到达《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及考核细则试行)》90分以上标准,县城所在地标准化农贸市场达标率100%。本周共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723人/次,整治占道经营388户,规范各类经营户807户,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件,罚没款12000元,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500份。截至目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累计为市场开办方免费提供口罩75910个、84消毒液610瓶、酒精200瓶、消毒粉150斤。
(七)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严格落实镇康周五“爱卫日”工作机制,每周五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和群众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县城建成区96个单位及乡镇88个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大扫除。96个单位每日按时开展工间操。八类重点场所均已设置1米线,共粘贴1米线2779份,共计创建无烟机构197个,其中:创建无烟党政机关70个,无烟医疗机构12个,无烟学校101个,其他无烟单位14个。镇康电视台开设专栏,截至目前制作曝光片13期,创卫专题片1个;采写新闻并播出804条(次);在各个疫情防控集中点每日循环播放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宣传录音;制作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公益广告片2个,在电视台、边陲镇康公众号、镇康新闻公众号播出,创卫专题片《英雄之城·创卫的一天》在播放量超过10万人次;累计印发宣传资料25万余份。
三、县直部门工作动态
(一)镇康县住建局依托“镇康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管网完善工程”积极推动县城中心城区污水治理,不断提高污水管网运行能效。今年以来已处理消除污水直排口46个、雨污混流点3处、污水渗漏点2处、疏通污水主管3330米,清理污水井135座。
(二)镇康县住建局开展以落叶及垃圾清理为重点,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以清除绿地杂草为重点,确保花草树木生长优良;以树木绿化修剪整形为重点,清理菟丝子缠绕的乔木和绿篱,清理枯枝死树及被暴风吹折的树枝,消除安全隐患;以品质提升为重点,对市政主干道岔路口罗汉松景观小品白色鹅卵石进行清理,使园林景观更加整洁、美观,提升城市绿化品位提升行动。
四、乡镇工作动态
4月15日,镇康县军赛民族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相关行业部门领域,辖区多部门联合开展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督查”,进一步筑牢军赛民族乡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防线,保障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据了解,此次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督查”共对辖区15个区域28个责任主体进行了督查,持续推动责任主体的作风效能提升,从严、从紧、从实强化责任落实,常态化开展好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检查各项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及时整治重大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全乡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意识。
五、创卫工作
(一)4月21日,镇康县委副书记、县长段寿华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专题推进会上强调,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聚焦“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建设目标,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县委副书记李云学,县委常委、副县长奚正林,副县长、南伞镇党委书记黎旭,省民族宗委派驻镇康一线督导员赵友等领导参加会议。
段寿华指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强边固防工程、“一把手”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全县上下一盘棋观念,切实增强国家意识、国土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的重要抓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段寿华要求,要围绕4个4的工作路径来抓好工作落实,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在“四项工程”中充分认识、解读、理解、把握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切实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好;二要围绕不学习、不研究、不推动、不宣传四大问题,加强学习,吃透吃准政策、指标、要求,深入研究优化细化工作方案,对标对表指标要求强化工作落实,围绕指标“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推进,树立优秀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配合;三要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党的建设四个重点,聚焦“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建设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化,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探索研究新产业,加快边民互市合作社落地见效,以群众为主体,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实行利益链接机制,重点围绕垃圾、污水、厕所、绿化美化、不良风气等方面加快整改落实,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四要围绕有人抓、有钱干、有项目推动、有机制保障四条路径,“一盘棋”推动项目建设,指挥部、乡(镇)、村要迅速落实明确专人专班抓紧开展工作,加强资金统筹保障,制定项目清单和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指标培训力度,确保资金到位、项目入库、落地、使用规范。
会上,李云学、奚正林、赵友作交流发言及工作安排;县乡村振兴局就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部门职责作解读;县民族宗教局传达学习相关工作机制。
(二)镇康县住建局多措并举加大城市扬尘整治力度: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对监管范围内的建筑施工工地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深入排查,切实找准问题、强化措施、抓实整改;二是坚持防疫、环保两手齐抓,定期不定期对全县建筑项目进行全方位高频次排查整治;三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四是及时处置污染问题,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验,对标对位要求企业按照扬尘治理标准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