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彭木山村的曹长江妥善安置好家中老人的起居后,准备起身前往黄泡种植基地采摘顾客前一晚提前预定的订单。黄泡属于浆果类水果,由于货架期短、不易贮藏,所以客户都是前一晚下单,曹长江夫妇俩则第二天早起采摘,再将黄泡运往顾客的收货地。

走进黄泡种植基地,一颗颗色泽艳丽、颗粒饱满的黄泡挂满枝头,农户、游客穿梭其中,采摘、打卡拍照……忙碌景象,为春天增添了一抹热闹喜庆的色彩。“以前的黄泡难摘,刺还扎手,想要吃点黄泡要满山找,现在好了,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有无刺黄泡种植基地,虽是人工培育的果子在口感上却不输野生的,口感好又生态,抖音视频打开跟着导航定位很好找,一有时间就想带着小朋友来大自然体验采摘果实的乐趣,我们还要多摘些打包带回去给亲戚朋友们尝尝,等周末,我还计划带朋友过来继续打卡。”来自南伞镇的游客李女士开心地说道。

曹长江家中老人长期卧病在床,随时需要有人照顾,外出务工不切实际,家里除了种着几亩玉米、甘蔗,喂着几头猪,收入也仅够补贴家用。偶然间,曹长江在刷抖音视频的时候看到昆明市某位博主种植无刺黄泡成功,收入可观,心头一热的曹长江便将视频链接分享给了当时正好在昆明的家中亲戚,没想到家人十分支持,二话不说跑去实地探访,从各方面了解后发现无刺黄泡种植靠谱,曹长江主动联系村干部了解当地的产业种植政策解读,奔着试一试的心态,曹长江走上了无刺黄泡等产业种植的道路。

谈起黄泡种植,曹长江满脸自豪分享着自己的种植心得,自己一有时间就在网上搜索学习管护的视频,向商家取经,除了日常除草、防范病虫害以外,无刺黄泡在管护上并不耗时,一年只用追一次肥,但是肥料的选择确实需要谨慎。据曹长江介绍,无刺黄泡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复合肥容易烧根,商家推荐的肥料价格、运费却十分高昂,几趟下来成本追回有限,经多番打听,得知乡上糖厂正好生产肥料,两者品质相差无几,价格却便宜出好几番,最终选择从糖厂购入肥料。曹长江使用的肥料,是利用甘蔗制糖废弃物生产出的生物有机肥,通过测土配方能够解决农业用肥更科学更精准,作物更高产、品质更提升的短板,曹长江只用就近从乡上的糖厂购入,当日下单当日送达,节省了大量时间。

目前,曹长江的黄泡种植基地占地面积7亩,2024年,果园收入达2万余元。“订单多、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赚个四五百块钱不成问题,希望政府可以搭建更多平台,让我们农民在农业种植上创造更多价值。”曹长江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并带动更多的农业从业者,将乡土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收获带来的快乐。
无刺黄泡的种植成功让曹长江感受到了种植的甜头,在无刺黄泡种植基地另一侧,他又种上了嘉宝果、蓝莓、“牛奶莓”等十多种果树。